2025年计算机考试已经拉开序幕,100%软考,如果你还是大学生,计算机二级可以顶一顶,长远发展还得是软考,我单位的老油条们基本都考了。
软考能解决80%工作认可度、升职评职称、大城市落户的问题,计算机等级能吗?它只是你大学生活的调味剂而已,两者没有可比性。
说句实在话,如果你是学生,简历没东西写了才会把计算机证书作为亮点;如果你是打工人,软考是能直接证明你的专业能力,从而升职落户的大捷径。
为了长远考虑也应该是考软考。
不信的话可以看看这个表,给大家整理了两个考试的基本异同点。
我发现观望的人一般会有这些顾虑:
1.听说软考通过率比计算机等级考试低很多。
2.感觉软考没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名,担心用处和认可度问题。
3.不是软件专业的怕考不过或者考了没用。
4.没接触过/没机考过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准备。
1.软考通过率真的很低吗?
低,先给大家上数据,最简单的初级就不到30%,中级27.09%,高级更是离谱的15.28%。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22%的通过率相比,还是偏低。
但是真这么难吗?这个数字真的可信吗?
过来人告诉你,这个数字还真有「水分」。
光我23上半年那场考试,周围一圈8个座位只来了3个人,考场坐的稀稀拉拉,估计只来了三分之一。恐怖的缺考率应该就是通过率偏低的原因之一。
另一个原因,准备复考的人也很多。考试成本低嘛,试一试又无所谓。特别是23年11月的机考,反正我身边同事都是抱着「第一个吃螃蟹,过不过另说」的心态去的。
有个同事甚至是9月报名之后才开始学的,他就说这次不过就当熟悉一下机考形式,12月开始正好重新扎实基础,五月再去考肯定能过,就是这么自信。
这种人还真挺多,通过率就是被他们拉低的(开个玩笑)。
最后才是难度,我敢说,只要你有心想考下来,选好科目做好准备,哪怕是小白,现在开始准备5月的绰绰有余。
这是我之前的计划表,一般来说高级是3个月黄金复习期,基础差的话保险一点就提前5-6个月按计划啃教材、看网课、刷题库、准备论文。
不是软件专业相关的能考吗?
肯定能,之前就说了,我就是小白,我本科学的社会学,还是一次就过了。
这个问题其实就是,怎么选科目的问题。计算机等级考试只要选等级,对应的考察点都要会,但是软考科目很多,基础不好有基础不好的考法。
圈起来的是比较热门的科目,建议在这里选,因为资料好找,太冷门的真的搞不定,你想找网课自己看都不一定找不到。
红色圈是偏理论的,所以专业和软件计算机无关的就推荐这个,我本人就是考的这两个。蓝色圈需要有点基础,大家量力而行。
再看中高级区别,中级只有选择和案例分析,牛的话极限突击个两个月就能考,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就没什么大问题。
高级建议3个月以上,因为论文真的挺麻烦的,很多人会被论文卡住。所以小白从现在开始赶紧了解,5个月稳扎稳打明年考试。
总结下来,不推荐初级,虽然简单但是价值不高。基础差的考中级系统集成,比较稳,想挑战一把一步到位的可以直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(网上常说的高项),但是建议复习时间拉长到5-6个月。
有基础的,想考中级就软设、网工,想考高级就系统架构,这几门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多,从0开始还是有点挑战。